close

今天洗完澡突然想到這問題,一直以來只知道應該是所謂的趨光性
但又覺得好像不是什麼可以說服我的答案,然後當然就去找了估狗大神
找到了個像樣的答案,以後可以拿來呼弄一下

引用自:貓╰●ō●╯ 博園
出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釋義】: 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取滅亡。

歇後語】: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為什麼飛蛾會撲火?一般有兩個解釋 不過大概意思都一樣。

【解釋一】: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和實驗,終於揭開了「撲火」之謎。他們發現飛蛾等昆蟲在夜間飛行活動時,是依靠月光來判定方向的。飛蛾總是使月光從一個方向投射到它的眼裡。飛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繞過障礙物轉彎以後,它只要再轉一個彎,月光仍將從原先的方向射來,它也就找到了方向。這是一種「天文導航」。 飛蛾看到燈光,錯誤地認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這個假「月光」來辨別方向。月亮距離地球遙遠得很,飛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飛行。可是,燈光距離飛蛾很近,飛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著固定的角度,於是只能繞著燈光打轉轉,直到最後精疲力盡而死去。

【解釋二】:許多昆蟲,只在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後才飛行於花間,一面採蜜,一面為植物授粉。漆黑的夜晚,它們能順利地找到花朵,是「閃光語言」的功勞。夜行昆蟲在空中飛翔時,由於翅膀的振動,不斷與空氣摩擦,產生熱能,發出紫外光來向花朵「問路」,花朵因紫外光的照射,激起暗淡的「夜光」回波,發出熱情的邀請;昆蟲身上的特殊構造接收到花朵「夜光」的回波,就會顧波飛去,為花傳粉作媒,使其結果,傳遞後代。這樣,昆蟲的燈語也為大自然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因此,夜行昆蟲大多有趨光性,「飛蛾撲火」就是這一習性的真實寫照。另外,其實飛蛾主觀上也不是想死在火焰裡面,是由於其複眼的構造使其以一個螺旋角度圍繞火飛行的時候逐漸接近最後造成撲火。

飛蛾撲火,其實飛蛾只是保持自己的飛行方向與光源成一定角度,隨著它不斷的飛,它要不斷變化角度的,而軌跡也逐漸靠近光源,就好像蚊香的形狀一樣,繞著光源飛,並且半徑逐漸縮小,最後接觸光源,如果不幸是繞著火苗飛,那麼……並不是徑直撲向光源的。

附:[一首小詩·飛蛾撲火 ]

我在苦苦尋找

一個光明的城堡

為我驅散黑暗

讓我安心依靠

我在苦苦尋找

一個溫暖的懷抱

可以抵擋寒風

可以相守到老

傳說中在心心相印的地方

有個光明的城堡

那裡洋溢幸福

就像祥光普照

傳說中那真心相愛的戀人

都有溫暖的懷抱

他們相信真愛

可以天荒地老

我不顧一切

闖進你的城堡

就算熊熊烈火會將我燃燒

我閉上雙眼

投向你的懷抱

就讓熊熊烈火來將我燃燒

甘心忍受 愛的煎熬

甘心承受 愛的燒烤

好不好 天知道

天有情 天亦老

只是我 死也不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pee 的頭像
    crazypee

    crazypee

    crazyp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